• 回到顶部
  • 88888888
  • QQ客服
  • 辽宁教育公众号
  • 回到顶部
  • 88888888
  • QQ客服
  • 新媒体平台

本期精选丨基于场域学习视角的中学劳动育人实践

原创 孙德生,马德路等 辽宁教育杂志 2023-04-18 15:00 发表于辽宁

       作者简介:孙德生,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。马德路,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正高级教师,辽宁省特级教师。吴俊伟,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正高级教师,辽宁省特级教师。

以下内容为文章节选

       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运用场域学习理论构建从“农业园—学校园—家庭园—社会园”“四位一体”的劳动育人体系,引领学生在现代农业场域的具身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,并在场域浸润和实践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与劳动精神。
农业园场馆学习:获得劳动具身体验
       (一)学农实践:“传统+现代”的农业体验

       农业教育实践基地是学农实践的重要实施场域,是学生体验操作、体会艰辛、感受科技、具身参与的空间保障。走入“传统+现代”的农业实践基地,让学生全方位、实境式地参与,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体验度。

       农业园劳动教育课程是以“劳动育人、科普育人、环境育人”为目的,通过“传统+现代”的农业教育实践场域,以“实践”为基本出发点,突出“劳动”功能,感受智慧农业。例如:让学生参与梨树园除草、植树、薏米种植等传统农业活动,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,学习现代农业技术,感受物联网技术在传统农业中的应用,运用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,监测土壤水分、土壤温度、植物养分含量等参数。

       (二)农耕文化:体会劳动文化价值

       农业园场馆将农业文明、农耕文化融入劳动教育课程,以农业生产为依托,让学生在课程实践中感知农业的“物候与节气、生产与加工、文化与技术”,获得情感体验,体会农耕文化中的“应时、取宜、守则、和谐”的劳动内涵和“天道酬勤”“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”的劳动思想。

学校园文化浸润:习得劳动价值观念

       (一)物质文化:学圃园每班“一片田”

       学校创建学圃园作为劳动教育第二课堂的主要场域,并为此开发了学圃园“一片田”劳动教育实践校本课程,使学生得以亲近自然、亲自动手、亲历生长。每个班级分到“一片田”,田间劳动从“翻土—整地—施肥—播种”开始,学生学习了蔬菜种植,之后又亲历了蔬菜的养、收、食、储等过程。农场就是课堂,耕作也是作业。

      (二)精神文化:校园劳动习惯养成

       学校创设了校园劳动日常场域,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生活日常,创造良好的劳动氛围和劳动文化。学校将室内外校园需要清扫的区域按班级数量进行劳动责任区划分,同班同学在班级劳动责任区域内再进行个人分区认领,学生每天固定在早读前、晚饭后打扫劳动责任区。

       (三)行为文化:劳动课程的行动生成

       学校进行课程体系化建设的探索与完善,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和终身发展,构建了突出知识性、参与性、体验性、技能性、创造性等特点的20余门劳动教育校本课程,编写了《盆栽常识》《美食制作》《学农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用书》等10余种校本教材,形成了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相适应的“以劳树德,以劳增智,以劳强体,以劳育美”“四位一体”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。

家庭园言传身教:养成自主管理习惯

       (一)家庭教养: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

       为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场域,学校成立了校级、年级、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和家庭教育咨询中心,每学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家长进行劳动观念教育。举办“家庭教育的重要性”“劳动教育能带给学生什么”“好习惯是怎样养成的”等主题教育讲座活动,营造崇尚劳动的环境氛围,构建劳动学习型家庭。

       (二)家校合作:促进学生自主成长

       学校从2011年起,就开始尝试建立家庭与学校的长效联动机制,以校风带动家风,深入开展“五个一”活动,即做一道菜、打扫一次卫生、手洗一次衣服、收拾一次餐具、擦一次玻璃,让家庭劳动成为常态。现在,学校形成了完善的家校共育劳动教育体系,制定了家务劳动计划表,建立了钉钉家庭劳动记录本,鼓励学生每周参与家庭劳动,并将参与情况形成图文记录,上传钉钉群,及时获取评价。

社会园劳动参与:提升劳动实践能力

       (一)志愿服务:体会劳动奉献精神

       在校内,学校设立了10余类志愿服务岗位,如义务劳动志愿者清扫书香园地卫生,健康监测志愿者汇总健康出席情况,文明礼仪志愿者维护课间纪律,等等。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获得成就感、体会劳动奉献的快乐。

       在校外,学校与社区签约,合作共建,建立社会志愿服务劳动教育基地,做到资源共建共享,克服了志愿服务路途远、场地紧张、环境不熟等难题。同时,把社区活动参与度作为学生劳动教育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,实现学校和社区劳动成果的互惠互享。

       (二)职业启蒙:树立正确职业观念

       学校与企业、工厂、社会团体建立联系,加强各方之间的劳动教育合作,让学生通过感知真实的劳动环境,释放参与劳动实践的身体潜能,以联动素养的发展。充分调动社会资源,成立职业启蒙教育讲师团,讲师团由各行各业的家长代表组成。走进消防大队、气象局、服装厂等单位,让学生参与职业体验,体会不同职业的属性和特点,在劳动教育中树立未来职业目标,提升职业幸福感。

 

原文刊发于《辽宁教育》

2023年3月刊(下半月) 

(责任编辑:赵昆伦)